
近日,河北越達公司臨漳車間內,工程師們正在操控全自動智能家居生產線。河北日報通訊員 李海波攝
□河北日報記者 陳 正
近日,河北越達智能家居科技有限公司(以下簡稱河北越達公司)定制家具“工業4.0智能工廠”——全自動智能家居生產線在臨漳縣進入試生產階段。板材原料自動貼上二維碼后,即可實現柔性開料、高速封邊,機器人立體分揀、包裝、智能成品倉儲……干凈整潔的廠房內,一張張板材在生產線按順序流動,數名工程師在電腦操作機旁值守,整個廠區像一臺精密的機器高效運轉。
“建‘工業4.0智能工廠’是企業擺脫疫情危機最好的出路?!苯衲瓿?,突如其來的疫情讓河北越達公司總經理吳栓林焦頭爛額,工人難招、原材料漲價、物流無人接單、資金告急……難題接踵而至。如今,隨著廠區信息化、智能化升級,全自動智能家居生產線的投入使用,公司不僅從傳統家具生產企業變身為“工業4.0智能工廠”,還陸續接到了北京、山東等地3500余萬元的訂單,擺脫困境,企業煥發了新生。
去年5月,河北越達公司與國內***數控設備廠家簽訂了戰略合作協議,雙方約定在邯鄲市打造一家定制家具“工業4.0智能工廠”。吳栓林說,工業4.0是利用信息化技術促進產業變革,“100人的工作量,現在只需要7、8名操作工程師就可以勝任。24小時不停機生產,遇到金額較大的訂單、急單,再也不會受到人工不足的制約?!?/span>
去年12月初,吳栓林將邯鄲市主城區經營多年的老廠區關閉,整條生產線遷至臨漳經濟開發區,并將其改裝為生產“輔線”,作為智能化生產線組裝前的過渡。之后,隨著來自山東的智能生產線設備分批抵達,一筆來自荷蘭價值8000萬元的訂單也順利簽下。
但就在一切緊鑼密鼓有序推進時,疫情讓事情發生了變化。
吳栓林告訴記者,由于年前沒有對新生產線組裝調試,現有的輔線受疫情影響招聘工人不足,無法支撐8000萬元訂單的產量,迫于無奈,只好將到手的訂單轉讓給了南方的同行。
看著“躺在”廠區內的那條智能化生產線,他犯了難。在家具行業經營多年,他敏銳地捕捉到“后疫情”時代,行業將迎來市場的暴發,如果此時不未雨綢繆,那么企業將失去一次騰飛的機遇。同時,吳栓林認為,疫情期間遇到的難題,在“工業4.0智能工廠”建成后都將迎刃而解。一方面,企業大幅度降低了人工、管理成本,同時大幅提高了土地、廠房、設備的投資回報率,“再難,咱咬著牙也要干。沒有過不去的火焰山!”
2020年3月底,河北越達公司向臨漳經濟開發區管委會發出了“求助”。
“既要保障疫情防控力度,又要幫助企業更好地生存,二者需要統一起來?!迸R漳經濟開發區黨工委書記、管委會主任張書印介紹,慎重考慮后,開發區同意了企業邀請山東工程師來廠組裝調試的請求,并做了嚴密的預案。
4月7日,首批工程師到達,在規定地點進行了14天隔離后,正式進廠;5月15日,第二批工程師到達,新生產線的安裝調試進入“決戰”。
“當時的‘門崗’都是管委會***帶隊值守,除了固定食堂采購人員和企業管理人員外,一概不許進出?!眳撬种v述,那段時間經常通宵達旦工作,全體員工憋著一股勁,“為了企業發展,一定在最短時間,高質高效完成?!?/span>
6月6日,經過緊張的組裝、調試,全自動智能家居生產線正式亮相。采訪中,吳栓林表示,受上下游配套企業開工率影響,目前新生產線月產800套板材家具,一旦完全恢復正常生產,該生產線將達到月產1500套的最大產能,成為華北地區首屈一指的板材家具生產加工基地。
“這條運行成熟后,第二條智能化生產線也將上馬,未來準備布局10條智能化生產線,屆時企業從訂單調配、生產管理到銷售環節都將有質的飛躍,徹底擺脫疫情困擾。打造行業內‘工業4.0智能工廠’是我追求的夢想?!眳撬中判臐M滿地說。